? ? ? 萃取法怎么分離鈦白廢酸中的鐵呢?首先通過臭氧氧化作用把鈦白廢酸中的二價鐵轉化成三價鐵,然后采用萃取法去除其中的三價鐵。考察了絡合劑(鹽酸)濃度、萃取劑、萃取相比等對三價鐵萃取率的影響,并初步探索了反萃法回收萃取劑及萃取劑的循環利用。結果表明:當鹽酸濃度為3. 4mol/L時,幾乎可完全絡合溶液中的三價鐵;在萃取劑磷酸三丁酯中加入苯作為稀釋劑,可有效降低磷酸三丁酯的粘度,消除萃取過程中的乳化現象;磷酸三丁酯萃取三價鐵的傳質過程很快,2~3min即達平衡;當萃取相比O/W(萃取劑與鈦白廢酸體積之比)=0.?6 :1時,三價鐵萃取率可達97%以上。當反萃相比W /O=4:1時,三價鐵反萃率接近100%。磷酸三丁酯經過5次萃取一反萃循環后,三價鐵的萃取率沒有明顯下降。去除三價鐵后的鈦白廢酸,經蒸餾濃縮到質量分數70%左右,再與濃硫酸混合后可用于鈦白粉的生產,蒸餾過程中回收的鹽酸循環使用。反萃出來的三價鐵可作為生產鐵紅的原料。
????在用硫酸法生產欽白粉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硫酸,據統計,生產1t鈦白要排出質量分數20%左右的廢酸6t。直接蒸發濃縮是回收欽白廢酸最主要的方法,但因鈦白廢酸中存在較多的亞鐵離子,在蒸發濃縮過程中易結晶析出硫酸亞鐵,影響濃縮過程的進行。從硫酸中除鐵的方法主要有:冷凍結晶法、擴散滲透法,和溶劑萃取法等。鄭州天一萃取研究了將欽白廢酸中的亞鐵離子氧化成高鐵離子,然后通過絡合萃取法去除欽白廢酸中的鐵離子的方法。
1實驗過程
1.1材料
????鈦白廢酸:由某鈦白粉廠提供其中硫酸質量分數約為19.5%,Fe2+質量分數約為3.2%, Ti一質量分數約為0.18%。所用試劑均為國產分析純。
1.?2實驗方法
1.2.1臭氧氧化過程
由于Fe2+很難被萃取,故必須將鈦白廢酸中的Fe2+氧化成Fe3+。可將鈦白廢酸中的Fe2+氧化成Fe3+的氧化劑有過氧化氫、氯氣、臭氧、氮氧化物等,也可采用電解氧化法。試驗使用臭氧氧化劑氧化鈦白廢酸中的Fe2+,方法如下:取1L鈦白廢酸置于臭氧氧化反應器中,打開臭氧發生器通入臭氧,每隔一定時間從反應器中取樣分析Fee一的濃度,待檢測不出Fe一后終止反應,表明Fe2+已全部被臭氧氧化成Fe3+?。
1.2.2萃取操作
在分液漏斗中依次加入一定量的鈦白廢酸、鹽酸和萃取劑,充分振蕩,靜置,分層,測定萃余相(稀硫酸)中鐵離子的濃度,計算鐵的萃取率。
1.?2.?3反萃操作
在萃取所得的萃取相中,加入一定量的反萃劑,充分振蕩,靜置,分層,測定反萃劑中鐵離子的濃度,計算鐵的反萃率。反萃的同時可回收萃取劑。
1.2.4硫駿濃縮
將萃取操作所得的萃余相(稀硫酸)進行常壓和減壓蒸餾,得到濃縮硫酸,同時回收加入的絡合劑—鹽酸。
1.?3分析方法
1.3.1鐵離子濃度的測定
鈦白廢酸中Fe2+濃度采用鄰菲咯琳分光光度法測定,總鐵離子濃度采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測定。
1.3.2硫酸濃度的測定
硫酸濃度采用酸堿滴定法分析。
2結果與討論
2 .1鹽酸用量對萃取的影響
????游離態Fe3+很難被溶劑直接萃取,但Fe3+與鹽酸形成的絡合物則比較容易萃取,且萃取效果與絡合劑的用量密切相關。試驗以甲基異丁基酮為萃取劑,在萃取相比O/W(萃取劑與鈦白廢酸體積之比)為1:1萃取時間為10?min時,考察廢酸中鹽酸濃度對萃取效果的影響,結果如圖1所示。
?
?
由圖1可知,Fe3+萃取率隨鹽酸濃度的增加幾乎呈線性增加,當鹽酸濃度大于3.4mol/L,時,Fe3+萃取率大于95%,并基本趨于穩定。這是因為游離態的Fe3+很難被溶劑所萃取,加入的鹽酸越多,被絡合的Fe3+亦越多,萃取率就越高。當鹽酸濃度大于3.4mol/L,后,溶液中大部分Fe3+已被鹽酸絡合此時再增加鹽酸濃度萃取率也不會有明顯提高。所以,鹽酸的最適宜濃度為3 .4 --4 .0 mol/L.試驗證明,鹽酸不僅與Fe3+的絡合能力強,而且萃余相中殘留的鹽酸可用簡單的蒸餾方法加以回忱循環使用。
2.2萃取劑的選擇
????萃取操作時,影響萃取效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萃取劑的選擇。試驗選擇了幾種不同的萃取劑,在鹽酸濃度為3.?4 mol/L.萃取相比O/W=1:1、萃取時間為10min的條件下,各種萃取劑對Fe3+的萃取效果如表1所示。
?
?
由表1可知,甲基異丁基酮是較適宜的萃取劑。但在相同條件下,磷酸三丁酯的萃取效果最好,因為其性質穩定,水中溶解度較小,回收方便。磷酸三丁酷的缺點是在萃取過程中會發生較嚴重的乳化現象。如果能設法消除磷酸三丁酷的乳化現象,則其不失為最理想的萃取劑之一。
2 .3萃取相比O/W和稀釋劑對萃取效果的影響
????試驗在鹽酸濃度為3.4 mol/L,萃取時間為10min的條件下,改變不同的相比,在萃取劑磷酸三丁酯中加入適量的稀釋劑苯,降低磷酸三丁酷的粘度,緩解或消除乳化現象,使萃取操作快速有效地進行,結果如表2所示。
?
?
?
????由表2可以看出,隨著萃取相比O/W的增加,Fe3+萃取率逐漸增加。當。O/W> 0.?5時,Fe3+萃取率達94%石左右,進一步提高O/W,萃取率的增加已不明顯,且大大增加了后續萃取劑回收的負荷。因此,對于單級萃取,可以將萃取相比O/W控制在(0.5:1)一(0.6:1)。
以磷酸三丁酯為萃取劑,在不同的O/W下,稀釋劑苯的加入與否對Fe3+萃取率幾乎沒有影響,但加入稀釋劑可以消除萃取過程中的乳化現象,加快油水分層速度,有利于萃取操作。且苯與磷酸三丁酯完全互溶,通過反萃法除去萃取相中的Fe3+后,可循環用于萃取操作。以下試驗均采用磷酸三丁酯(含稀釋劑苯)為萃取劑。
2 .4萃取時間對萃取效果的影響
在萃取相比O/W為0.5:1,鹽酸濃度為3 .4mol/L的條件下,考察不同萃取時間對萃取效果的影響,結果如圖2所示。由圖2可以看出,磷酸三丁酯萃取Fe3+的傳質速率很快,萃取1min時萃取相和萃余相已基本達平衡,此時萃取率已達95%因此,萃取時間控制在2 -- 3 m in即能滿足工藝要求。
聲明:
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進行負責、考證。
2、如本文涉及其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相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