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以來,鋰及其化合物在高能電池、航空航天、核聚變發電及超輕高強度鋰合金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在現代工業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而有21世紀不可替代的能源金屬之稱。特別是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導致鋰的市場需求量急劇增加,鋰資源的開發顯得尤為重要。
鹽湖鹵水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鋰資源,約占全球總量的69%。鹽湖提鋰與傳統的礦石提鋰相比,具有工藝簡單、成本低、效率高等特點。
目前,鹽湖提鋰已成為鋰工業的主攻方向,由此得到的鋰產品占全球總量的80%以上。然而,鹵水成分復雜,常與na、k、mg、ca、b等多種離子共存,化學性質的相似性使得提鋰難度較大。而我國鹽湖大多呈現高鎂鋰比的特性,大量存在的鎂離子使得鋰的分離更加困難,因此鎂鋰分離成為提鋰的主要技術難題之一。
目前,鹵水提鋰的方法主要有沉淀法、溶劑萃取法、吸附法等。溶劑萃取技術是從溶液中分離提取各種金屬的有效技術,它具有分離效率高、工藝和設備簡單、操作連續化、易于實現自動控制等優點,被認為是從“高鎂鋰比”鹵水中提取分離鋰的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
1979年,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提出了用單一萃取劑磷酸三丁酯的煤油溶液萃取鋰的體系和工藝,從而簡化了萃取體系,并于1984年進行了從大柴旦鹽湖鹵水中萃取鋰的半工業試驗,于1987年申請了中國發明專利并獲得了授權。但是,該體系中磷酸三丁酯濃度較高,對萃取設備的腐蝕性較強,且在長期運轉中萃取劑不僅在水中溶解損失,而且在酸性介質中磷酸三丁酯發生降解,特別是它對用于制作萃取設備的材質的嚴重溶脹作用限制了其工業大規模應用。
采用萃取法從含鋰鹵水中提取鋰鹽的方法對設備腐蝕性強是難題,目前出現了能降低對設備的腐蝕性且適合工業應用的從含鋰鹵水中提取鋰鹽的方法,采用萃取法從含鋰鹵水中提取鋰鹽,其采用共萃劑、萃取劑和稀釋劑進行鋰的萃取,萃取劑為酰胺類化合物和中性磷氧類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中性磷氧類化合物為磷酸三丁酯。這種體系可以大幅降低對設備的腐蝕性。另外,針對腐蝕問題,鄭州天一萃取推出CWL-M系列離心萃取機選擇采用全氟高分子材料制造,可耐強酸(鹽酸、混合酸等)的腐蝕。
?